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

參觀世博的10個角度

作者:楊田林2010.9.12

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
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........蘇軾

1.蓋章之旅:
世博護照與參觀蓋章設計,原本在美國的一次世博中是當作門票(類似電影門票撕票.表示你看過了)的一部份,也當作紀念。沒想到大受歡迎,從此變成世博慣例,都要販售世博護照與蓋章。根據統計亞洲人比歐美人更喜歡蓋章。

我看到很多大陸人手拿多本世博護照,不看展覽,只為了蓋章,因為他們要拿回去送親友,說這是獨特的紀念品,當然我相信一定有人會拿回去販售吧。

蓋章不是問題,但是到世博如果只是為了蓋章,買櫝還珠、入寶山而空手回,那就太可惜了!

註:買櫝還珠...珍貴的珠寶用美麗的盒子裝起來,花大錢買回來。之後,只留下美麗的盒子,卻把珍貴的珠寶送人。

2.知識之旅:
世博從1851年在英國倫敦開始舉辦,一直是工商科技新產品與藝術的大平台,人類文明發展,創新發明都是透過世博的平台讓世人更為知曉,也是文化交流的全球大型活動,與奧運,世足並稱全球三大活動,更是一所大學校,可以增廣見聞。但是參觀時記得跟解說員互動,請教,多瀏覽館內看板說明。也要閱讀世博相關書籍,才會增長見識。走馬觀花效果不大的。我自己就從參觀世博增長許多知識與常識。

3.看秀之旅:
世博有5個室內表演場,將近十個戶外廣場,都是各國的特色藝術表演或是民俗活動。台灣的明華園、朱宗慶打擊樂團,加拿大太陽馬戲團.......都有表演節目,每天看1~2場,就值回票價,順便讓雙腳休息。

4.地圖之旅:
帶張世界地圖,每到一個國家,看看世界地圖,重新複習地理課,開開眼界。世界不是只有台灣跟中國大陸而已。

5.建築之旅:
從1851年的水晶宮,1889年艾菲爾鐵塔,世博幾乎是建築界的實驗場,不必進展覽館內部,單單看外頭建築設計就很賞心悅目了,尤其是加上LED燈光的夜晚,建築更是璀璨迷人。夜晚的歐洲區有更迷人的風采,晚上看全世界最大的LED球體--台灣館,有將近兩三百種圖案變化,非常壯觀。

6.園藝之旅:
世博園區有很多的園藝角落以及生態公園,我的朋友陳香樺老師9月18日上午在世博就有一場花藝表演秀。

7.藝術之旅:
第一次世博於1851年在倫敦舉行,就把藝術展覽列入重要項目,自此,藝術展覽變成世博的另一個重頭戲。此次世博在各個廣場邀請世界各地藝術家,展出各種大型戶外雕塑作品。各國館內也有很藝術珍品展出,像法國館內一口氣就來了七位大師包括米勒,賽尚,羅丹……的作品,丹麥哥本哈根港口的美人魚雕像也來到上海世博,愛好藝術的人不可錯過。

8.體力之旅:
世博園區有5.28平方公里,移動,排隊都是很耗體力的事情,進入每個場館之內,要參觀得爬樓梯也是需要體力。看世博,沒好體力是走不動的。

9.美食之旅:
有很多各國美食,是當地原材料運來,像法國就是米其林三星主廚當家。我有一位朋友的朋友到世博一週,不參觀展場,每天到各國展場餐廳吃飯、喝下午茶,一天吃4~5餐,花了好幾萬。問他值得嗎?她說:當然值得!我省下多少飛機票錢啊!

10.無為之旅:
無為而為,隨興而走。讓自己放空,不必追印章,趕排隊。也是一種幸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